《聽師一席話》巴別塔的隨想 / 葉彩燕(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教授)

聽師一席話banner

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工具和憑藉,根據聖經〈創世記〉記載,當初天下人的口音語言都是一致的,人類卻恃著自己的才智,自高自大,計劃要建造一座宏偉的建築物名巴別塔,象徵人類的登峰造極,以此來挑戰全能的神的權柄。結果,神就變亂他們的口音,使人類的言語彼此不通,並且分散在全地上。

由於不同的族群分散在不同的地域,經過長時間的演變,在時空的隔離下,形成許多不同的語言和文化,由此可見,不同語言的形成,是跟民族遷徙、複雜的文化和歷史因素有密切的關係。

言語不通的確對人與人的溝通造成障礙,但從另一角度看,跟不同語言的人溝通,認識另一個民俗的語言和文化,是一個擴闊視野增廣見聞的好機會,並且能豐富我們的思維和視角。這樣看來,從巴別塔演變出來的不同語言,反過來,可說是對人類的一種祝福。

在我們這個愈來愈趨向多語言的社會裡,提高多語言的意識和掌握十分重要。我任教的新學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(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Modern Languages)正是因應社會對多語言人材的需求而開設的。語言的多元性(diversity)和類型是語言學研究的課題,根據最新的統計,現時世界上尚存約6700多種語言和方言。語言學家致力研究這些不同語言的語音及語法系統,不但看見語言之間的差異,也觀察到它們共同的特徵,這些語言的共性(universality)使很多語言學家和認知科學家相信,語言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(instinct),因此小孩子可以毫不費力,掌握一個或多個流利的第一語言。

我和丈夫就是說不同語言,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。我是香港長大的,而我的丈夫是英國人,曾在劍橋大學和南加州大學攻讀語言學,是個語言類型學家。我和丈夫一直從事語言學的研究和教學,一起寫了一系列廣東話語法書,並同時展開一項新的研究:我們的三個小孩子從小就接觸廣東話和英語,由於他們不斷浸淫在雙語的語言環境裡,很自然地就學會了兩種語言。從他們一歲多開始,我們就有系統地攝錄他們兩種語言發展的過程並進行分析。在短短兩三年內,他們由牙牙學語期,只說單字的階段,迅速掌握了兩種語言的語音及語法系統,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和英語,實在使我倆非常讚歎小孩子掌握語言的奇妙過程,見證了他們天賦的語言能力,如何在幾年之內得以充分發揮。

語言不但是人類溝通的工具,更是人與神溝通的憑藉,能夠用語言表達向神的敬拜和感恩,是很大的恩賜。聖經舊約〈詩篇〉裡詩人大衛有這樣的讚美:「從小孩和嬰兒的口中,得著了讚美……使仇敵和報仇的無話可說。」嬰孩與生俱來的”birth right”就是一種奇妙的語言能力,甚至嬰孩也可以用語言向神發出讚美,使神得著榮耀。

HKCCC

本帳戶由學園傳道會管理,發佈各種佈道資源及實用資訊。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