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聽師一席話》讓各階層發揮所長 / 林本利(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)

香港現時的經濟和政治環境,跟十年前的情況十分類似。九三年由於息口偏低,吸引大量本地及外來資金入市,令樓價、股價大升。雖然後來美國加息,令炒賣活動稍為降溫,但九五年底開始,資金又大舉流入樓市和股市,令九七回歸前經濟出現大泡沫。

過去六年多,港人已飽受經濟泡沫爆破所帶來的傷害,實應該從中吸取教訓,避免重蹈覆轍。而事實上,經過七十和八十年代的迅速增長,香港的收入水平已處於世界前列,過去的高增長為港人累積大量財富。可惜,收入水平雖然大幅度提升,但社會各階層卻缺乏流通管子,以致出現互相對立、貧富懸殊等問題,危害社會的長遠穩定。

香港是個自由社會,政府一直推行所謂「積極不干預」政策,讓企業家和受薪階層充分發揮所長,推動社會向前邁進。政府雖然是推行市場經濟政策,但本地經濟體系中不少重要環節,一直存著嚴重的壟斷問題,窒礙經濟進一步發展,過去的電訊行業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。由於政府發出專利權給一間公司獨市經營,以致市民和企業要長期支付高昂的長途電話費。直至近十年政府開放固網市場和提早收回專利權,才令長途電話費大幅下調,令各方面得益。

除了電訊業外,其他行業如能源、交通、航空、碼頭和個別政府服務等,都同樣出現壟斷,或競爭不足的問題。筆者過去多年,一直從事公用事業政策方面的研究,希望能夠在這方面對社會作出一點貢獻。

聖經教導我們,每個人必須辛勤工作,賺取生活所需,懶惰的人就只好捱餓。筆者相信上帝創造的每一個人,都可以在不同崗位上發揮所長。一個和諧的社會,應該給予不同年齡、不同階層的人足夠機會去發揮所長,才不會出現浪費。既然是自由競爭,就不應出現不公平的情況,這樣的社會才是健康。

筆者期望每個信徒,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能夠作好見證,比別人多走一步,多為他人設想,少從自我中心的角度考慮事情。就是遇到不義不法的行為時,當學效舊約時期的先知,提出控訴和斥責,聲音也會洪亮一點。

《聽師一席話》瀑布的啟示 /盧耀(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)

每個人的資源、家庭背景都不一樣。總有一些方面比別人優勝,某些方面卻感到比別人差。每年都有不少大學生問我前途如何,因為香港經濟差,他們對前景感到徬徨。八年前我認識耶穌基督,信主後我對人生際遇多了一些看法。

2000年及今年5月,我有機會到加拿大參觀尼加拉瓜大瀑布(Niagara Falls),遊客都穿上特別的藍雨衣。我在狹谷上看著一船一船的藍衣人,很是感動,這是神賜給加拿大的一道瀑布。一方面,它可以用來發電;另一方面,它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(以每船200人,每人收費$100計,一年差不多有1.5億收入)。中國卻用許多時間、精力和生命去完成我們的萬里長城。同樣偉大的風景點,我們的可說是「血肉長城」。似乎神頗為恩待以基督教立國的加國吧。「以耶和華為神的,那國是有福的,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,那民是有福的」(詩篇三十三篇12)。長城和瀑布,兩者都成功,際遇卻有所不同。你會選擇長城還是瀑布的際遇呢?

1982年我在英國跟隨教授做輕質混凝土的研究。當時我不知何謂輕質混凝土,實驗室研究工作亦很艱辛,當時還末認識耶穌基督。到1996年信主之後,我有機會在香港開展輕質混凝土研究。有誰能夠預知二十年後自己的工作會是怎樣的呢?預先為自己安排的也未必能湊巧。「人心計劃自己的道路,他的腳步卻由耶和華指引。」(箴言十六9)。

你可能會覺得前路是一個問號,不知所措。我現在知道神在我認識衪以前已為我安排一切,只是我竟然不知道,就好像有些人不知為何及如何來到這世界一樣。你的長處是什麼?讀書?打機?煮食?就從你的長處出發吧,你可能會覺得寸步難行,荊棘滿途,但神會與你同行!

就好像從前有一小女孩名叫唐功紅。家很窮,從小氣力很大,家人找她耕田,挑化肥(糞)。你羨慕她的恩賜嗎?她為了逃避挑化肥工作,進到體育學校練習舉重,在2004年為中國奪得奧運舉重冠軍。所以一個人成功不在乎智力、背景或資源,而是在乎你了解神給你的恩賜與否,並將其善加利用和發揮。我們做研究的,並不是發明什麼,只是竭力去了解大自然的規律和特性,並加以應用之。

希望你也能認識這位創天造地的神,了解衪所給予你的恩賜(資源),善加利用和發揮,做一個智慧人。

《聽師一席話》正正得負? / 鄭漢光(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)

近日遇到兩件事情,表面上毫不相關,但想深一層卻使我聯想到人的愚拙。第一件事,是筆者因參與一些社會服務與政府部門一些官員接觸所得的觀察。在他們的言行中我發現他們做事總有一套「程序上合理」的準則,他們的每一個決定和行為,都符合既定的程序; 你甚至拿他們所說所做的每一小節去檢驗,也驗不出有什麼錯處,所以他們便振振有詞的說,他們是公平公正的。然而,任何稍有常識的人只要整體地看他們所做的,不難發現其中不合理的地方,他們的決定和行為所產生的後果甚至與公平公正的大原則背道而馳。其實這現象不是政府官員所獨有,很多專業人士和行政人員都不時有此特質。待我以第二件事道出其中奧妙。

最近在備課期間看見一些多年前見過的圖畫,是埃舍爾(M C Escher)所繪畫的一些在現實世界不可能的圖畫,這些畫畫得很仔細美觀,表面上看來跟一般的畫沒什麼特別(註:這些圖畫通常在心理學教材上出現),例如其中一幅裡的水車能夠川流不息的把水打上三層高樓,畫中每一細節獨立地看都是合理的,它們都完全符合物理世界的原則,但所有「合理的」細節加起來便構成一幅不合理的圖畫;有趣的是,筆者把這些圖畫給不同年齡的學童看,要他們看看圖中的景象有什麼特別,發現年紀小的(例如是初小年級學生)通常較難發現圖畫不合理的地方,他們甚至會說這些畫畫得很真實,但是一般人(通常十二歲以上)都很快便能指出這些圖畫的謬誤,他們都會驚嘆為何表面上看來如此真實的景像,竟然是完全荒謬,每一個「合理的細節」加起來便變得不合理了。

以上兩個生活例子使我想到人總是被眼前的一些事情所遮蔽或騙倒,尤其是一些看來合情合理的小事。每天發生的事,無論是工作桌上、會議室中、客廳內、或人際間的事情,都佔去了我們大部分清醒時間,可能已令我們透不過氣來,然而,我們卻忽略了每天所做的,心所想的,口所講的一切,加起來已構成一幅幅極不平衡和不合理的人生圖畫。城市人最需要的是靜下來,好好思想自己正在為自己編織的是什麼圖畫,或是自己給別人編織了怎樣的圖畫,儘管我們有多麽好的理由。

《聽師一席話》我一直在聆聽你的心聲–「關懷天使」 / 陳朝曦(香港城市大學英語中心導師)

有一天清晨早起,無意間望向樓下恬靜的街道,突然見到一輛巴士的頂部寫著:「我一直在聆聽你的心聲」。我雖然不知道它宣傳的用意,但是一幕幕前塵往事卻在腦海中湧現……

很久以前在英國居住的一段日子,為了工作與上學,我身心疲累得差點撐不下去。我沒有了方向,心靈隨風飄盪。就在這個時候,兩位基督徒彷如「關懷天使」般聆聽著我的心聲,明白著我的境況、體恤著我的感受。在他們的信仰中,我覓得了一份 真摰的關懷,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。我們同心細聽聖經的教導,一起聆聽主的心聲,在彼此關懷中成長。

後來,回到香港工作。在一個陽光普照的中午,我獨自坐在公園,一面吃著三文治,一面忙著看報紙。忽然間,耳邊傳來一陣陣的飲泣聲。我向旁邊望望,見到一位中年婦人拿著手帕掩著臉,哭泣著。我即時把手上的東西放在長椅上,走上前輕按著她的肩膀,輕聲安慰她、與她一起禱告。慢慢地,她抬起頭來,抹乾眼淚,跟我分享一個令我感動的經歷。我聽著聽著,差點兒忘了是上班的時候,便匆匆與她道別。第二天,沒想到她專程上來辦公室對我說:「謝謝你的聆聽」。原來我聆聽她的心聲,對她來說是這麼重要。

在一定程度上,我們現在的生活素質是以前播種的結果。耕種多年,不管結果是好與壞,我們都有收割的時候。這就是我們要選擇正確的種子來栽種的原因。「人種的是什麼,收的也是什麼……我們行善,不要覺得厭煩;如果不鬆懈,到了適當的時候,就有收成。」〈加拉太書六章7, 9節〉。已經有好一段日子,為了確實關心他人,我訂下了一個目標:「每天至少關心一個人,我要做到像洗臉、刷牙的生活細節一般自然。」有了數量較容易量度,我很歡喜自己常常做到超過這個數目。畢竟,現在周遭需要被聆聽的人多著呢,您也樂意成為別人的「關懷天使」嗎?

《聽師一席話》守約 / 袁月梅(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副教授)

回港初時,搖了多個電話給比我早幾年回港的大學朋友,雖然彼此祇憑一年一度的聖誕卡來維繫消息,但是心中總相信卡內的問候語和回港時一定要相見的承諾,必定會兌現。幾經嘗試下才找到了他們,因為手上只有朋友家中的電話號碼(大學時代手機並非如此普遍),對於事業有成的朋友則更難找得到。聯絡上了,坦率的我,當然是按捺不住的問:「何時可以見見面呢?」校園的這些、校園的那些,總是滿有談不盡的話題,說不完的故事……「是呀,我們一定要見見面,遲些去電與妳聯絡!」

作了數個類似的約定後,先預告父母,下兩個星期將會與這個那個朋友相聚,將會非常之忙碌。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,他們不是說會盡快與我見面嗎?為什麼還沒有來電呢?及至一次與一位舊同學談起我的疑惑時,他提醒了我,「遲些去電給妳」是時下香港人的溝通模式,並非代表真的過數天便會找妳!

一言驚醒夢中人,聽了他的解話,心中若有所失是在所難免。加上約會常常因「臨事動議」而一再延遲,開始對約會持有一種保留的態度。時移世易,今天的香港社會,物競天擇、適者生存的「人上人」大眾心理學,由幼稚園開始灌輸給我們的下一代,應該如何作一個有智慧的世界之子,拿取重要的知識、技能和態度,懂得靈活、應變,看事情看得多面和多元,不要執著,全是合理的。

誠然,這些「合情合理」的時代價值觀,背後是要付上沉重的代價的,也是我們每一天可能都會經歷的事實。人與人相交早已經在心理上作了防線,築起了圍牆,保護自己免受傷害。父母提點子女不要輕信別人的說話,朋友間以禮相對,保持距離。現代人誰會坦蕩蕩的說話呢?是與非已經不再是黑白分明,對與錯祇是相對的問題,人的價值觀變成一個「可變項」時,人的立場和思想被視為處境化而非絕對化,一切在乎誰是主持人。

芸芸的道理中,總是教人持守一種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價值觀。惟有聖經中的上帝,敢言自己是一位「守約施慈愛的神」,祂為自己的名,引導信祂的人走義人的路。如果今天沒有了神的道理和祂誠信的榜樣,人又如何能夠有屬靈的勇氣,分辨善惡,為持守真理而擇善固執呢?感謝神,在幻變的世界中為人預備了永恆的真理和人生導引,領人出黑暗入光明,不致失去人生方向,做一個守約而又有誠信的人。

《聽師一席話》怎樣富起來? / 鄭崇楷(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講師)

新中國成立時,父母領著我兩位哥哥來了香港,沒幾天我出生了。和當時許多香港人一樣,在木屋區長大。廿一歲前沒錢吃早飯,小時候每天一頓稀飯一頓米飯。連每月一塊錢的學費都付不起,所以我是從小二下學期才開始上學,而且在徙置區天台學校開始。四十幾年前的窮孩子,今日不只能養活一家人,還活得有尊嚴。

是什麼使我脫離貧困、無知?

或許是我不想墮落。那時的貧民區,男的有黑社會分子,女的有妓女,使我禁止不了心裡面的髒話和骯髒念頭,跟常人一樣,好逸惡勞,功課得過且過。1969年會考,八科成績是2D、1E、4 F、1G。之後十年,家人沒能力供我讀書,我卻完成了大學和碩士課程。

是誰使我拒絕墮落、學有所長?

1971年進入臺灣師大,遇到一位又一位有學問又善良的老師和同學,他們的才學、氣質常使我佩服和羨慕,當中有很多基督徒,他們有學問,為人老實,熱心幫助人。畢業後不久,一位美術系同級校友(金文泰中學畢業的)跳樓自殺了。他擁有美貌和智慧,可缺乏自信,最後走上自毀而又傷害別人的路,這樣的事屢見不鮮。

我同意臺灣林文寶教授說,現在學生最需要的是建立自信。現實生活常使人氣餒,我們需要建立自信,但單是自信,足夠嗎?在臺灣畢業後,我回到這地教書,起初幾年,確實感到痛苦,因為我很想幫人,但他們卻對我退避三舍,我抓破頭也想不到為什麼。後來才發覺原來是我過份自信,變得自大,把人嚇怕了。於是我向耶穌認罪,求祂改變我,學習祂的榜樣。此外,我還常跟 基督徒來往,學會不卑不亢。所以,經驗告訴我除了自信外,還要建立互信──互相接納、互相肯定、互相鼓勵、互相扶持。試想,如果只有自信、太自信,這樣的人誰願意跟他生活在一起?他愈是富有,可能活得愈痛苦,或者使身邊的人活得痛苦。

對我這個常常落在困難裡的人,互信、互助顯得更為重要。最深刻的一次,是去年十月,我在深圳被人偷了身份證和回鄉證,在大陸多留了一天半卻過得很踏實,因我得到許多人的幫助。一位朋友專程從香港到深圳,帶我報案辦理回港證件,陪我整個白天。我非常富有,因有很多幫助我的朋友。

是什麼使他們有心有力、出錢出時間幫助我?有些是本不認識的!

是耶穌使人富起來;是耶穌使人活得有尊嚴,有能力抗拒墮落;是耶穌使人彼此相關心。因為祂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跟從祂就活在光和愛裡面。

《聽師一席話》不再貧窮 / 鍾志源(香港城市大學物理及材料科學系副教授)

多年前柏楊寫過《醜陋的中國人》,給不少中國人帶來了震撼和反思。前港大校長黃麗松借題發揮,以《醜陋的香港人》為題指出香港人沒文化修養,這樣的批評來得更切身,實在沒有躲避的空間。身為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,面對批評總有點酸溜溜的感覺。

堂堂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,居然成為文化低落之邦,箇中原因可能需要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仔細分析方能知曉。至於香港人的不文明,或可歸咎於歷史短淺和移民的過客心態;就在這樣的環境裡,「沒有根的一代」形成了。文明和文化又怎能沒有根呢?

「沙士」一役,我們成熟無私的表現,卻使人另眼相看。我們是否已經「發財立品」呢?

幾十年來,多次的難民潮為香港帶來了一批一批的精英;他們充滿活力,天天為生存而奮鬥,努力向上。今天香港能擠身於富裕地區前列,成果有目共睹。在物質層面上,我們富起來了,更被冠上了購物天堂的美譽。可惜的是,我們仍然貧窮,好像仍在為生存而不停搏鬥,沒有喘息的片刻!

今天,我們仍很怕窮,沒有安全感。小小的一個城市,擁有了多個「世界第一」,卻不能使我們滿足。我們習慣了競爭,勝利似乎可帶來成功感、安全感和優越感;但競賽中勝出的只是少數,給比下來的往往是大多數,帶來的失敗感是多麼的不必要!

我想,我們並不缺乏什麼,只是失去了知足的心。香港是中國最富裕的城市,可惜我們心裡仍然貧窮,拼命地要賺取更多。一個非常疲倦的人,需要的不是皇宮裡的龍床;其實一個不太嘈吵的環境,一張小小的床,已經是他的天堂。真正饑餓的人並不需要滿漢全席,一口熱飯、一杯熱茶足以令他心滿意足。

常常跟城中首富比較,自然人人都變成「窮人」;經常話說當年或懷緬過去,只會看到衰老與無奈。少年人活得輕鬆快樂,因為他對未來充滿期盼。有些人感到快活是因為他們已擁有愛他的親友,參透了一草一木皆奇蹟的道理,並且懂得數算造物之恩,嚐了神所賜的永生。有了盼望,就不再活在過去的陰影下,不需為莫測的未來終日惶恐,也不再貧窮,能泰然地活在今天!

《聽師一席話》大學與知識 / 戴耀廷(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)

有人說大學是知識的工廠。各學科的教授們努力製造和傳遞知識,學生們也努力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。較有創意的教授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,會把焦點調校,使學生不致被動地去接收他所創製、整合的知識,反而是啟發學生能自發地在有關學科中或甚至從誇學科的學習中,自行尋索、整合以至創製知識。

什麼才算是知識?在大學裡大致上有三種對知識的詮釋。一是把知識「客觀化」。凡不能以客觀科學的方法驗證的都不算是真知識。二是把知識「人化」。所有知識都得以人的本質和尊嚴為根本,凡不高舉人的本質和尊嚴的並不算是真知識。三是把知識「相對化」。沒有知識是絕對真確的,一切都視乎學者的觀點角度或是由掌權者來決定什麼才是真知識。三種詮釋在不同學科都有擁護者。知識「客觀化」在科學與科技有關的學系佔主導位置。知識「人化」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可能仍有主導地位,但知識「相對化」卻是不可忽視的後浪,或甚至已在某些學科搶得了主導地位。

是否還有其他對知識的詮釋呢?基督徒又如何看知識?《聖經》〈箴言〉第一章七節說:「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……」我們可稱這詮釋為基督徒的知識觀。這詮釋與其他的詮釋有什麼分別或衝突呢?

相對於知識「客觀化」,基督徒的知識觀並不必然與之存在衝突。基督徒相信有一位創造主創造了這個有規律的世界,故知識是以相信有一創造主為起點的。這位創造天地的神創造了我們和我們所處的世界,祂的創造並非任意的而是依循著祂所定的一個規律。知識可以就是關於這客觀存在的萬物運作規律。不過所不同的是基督徒的知識觀卻不局限於此。創造主既是這萬物運作規律之源,祂自然就超越這萬物運作的規律。故此,單以有限的客觀探究方法是不能完全掌握知識的長闊高深,而須存著敬畏的心來到創造主面前,才能得著(也非全部)。

相對於知識「人化」,基督徒的知識觀亦未必與之存在衝突。在神的創造中,人是唯一有著神的形像和樣式的受造物。故此人超越一切的其他受造物,而最大的分別就是人是享有自由意志。而且神看人為祂的兒女。人享有那麼尊貴的身份,自然地我們也當看重人的尊嚴和價值,只是基督徒的知識觀並不把人高舉至超越創造主;人當以敬畏之心明白自己始終是受造的。

其實對基督徒知識觀最大的挑戰是來自知識「相對化」。若一切知識皆非絕對,那就不存在什麼萬物客觀的規律和人的尊嚴和價值,更遑論創造主了。有絕對真理存在是基督徒知識觀的根本信念。基督徒相信有一位客觀存在的創造主,且一切知識皆源自祂。人當以敬畏之心去尊崇這位創造主,人的知識的根本在於此,也取決於此。

本文不打算對上述的三種知識觀提出更深入的分析和批判,也不是說學生當無條件地接受基督徒的知識觀,而只是指出在大學裡除了上述三種流行的知識觀外,基督徒甚或是非基督徒還可以有另一選擇。其實這選擇過去是在西方的大學裡佔主流的,只是在近一、二百年被邊緣化了。我也不是說我們當回復基督徒知識觀主導的時代,而只是盼望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對基督徒知識觀有更深了解,讓基督徒知識觀得回它在大學知識的殿堂中所當得的尊重。

《聽師一席話》追求值得擁有的 / 陳志輝(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副教授)

香港學生在數學與科學方面的表現不俗。但經常被批評為硬背知識而不善高層次思考,精於考試而不求甚解,努力學習卻沒有學懂如何學習。這種現象不能單歸咎於學生,教育制度強調考試、背誦是主因。不少香港學生中學畢業後到美加升學。大學第一年在數理科往往名列前矛,因為美加四年制大學第一年的課程大約相等於香港的預科課程,但升上二年級後優勢便逐漸減少。不過,他們往往對考試較有把握,且比較外國同學懂得溫習過去之試題,以及能準確預測考題;但對於較著重實驗、開放式的專題研究則較弱,畢業時就會被一些根底好、思想較靈活的同學超越了。

近來香港的大學亦對這個問題進行許多探討。有人認為傳統的大學課程就好像電腦的硬體,是必需的但不足夠。還需要加上廣闊的視野、批判及創意思考、責任感、文化欣賞、語文能力、不斷學習的態度、領導才能等等軟體,才能稱得上是全人教育。

香港學生這種特質也反映出香港社會的偏側。香港人很著重並且很努力去追求學識、專業資格、工作經驗等等事業上的必需品。香港人出名的拼搏、靈活、刻苦耐勞(起碼上一代及這一代被認為是如此)。目標是有一層樓(其實可能大半是屬於地產商或銀行的)、舒適的生活、子女能入讀國際學校(或直資名校)、經常能去美加、歐洲(或至少東南亞及內地)旅行。

忙亂的生活當中,可能已騰不出時間去欣賞音樂、藝術、文化。連與子女、父母坐下悠閒地吃一頓飯(而不是匆匆忙忙放下飯碗各自重投電腦、報紙、工作、電話當中),好好交談的時間都沒有,更遑論靜下來思考人生的方向等大題目了。

可是,人生若不是有一些長遠的目標,維持生活所需要的精力又如何長久支持呢?個人、家庭、事業、友情、社會、國家各方面的興趣和責任又如何去平衡和作出取捨呢?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,所得的又是什麼呢?聖經問我們:人若賺得全世界,卻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好處呢?人還能用甚麼換回自己的生命呢?我們在追求自己生命中的理想之時,是否先要想想到底怎樣才是理想的生命?否則有一天當我們付出一生去追求的東西到手時,才發覺原來並非真正值得擁有的,那時回頭可能已是太遲了。

《聽師一席話》給教育愛的源頭 / 劉志平(香港教育學院語文教育中心普通話導師)

聽師一席話banner

大學畢業後初當教師時,看到前蘇聯作家馬卡連柯寫的《教育詩篇》,很感動,心想,以後我也寫一部中國的教育詩篇,我覺得自己像馬卡連柯一樣愛孩子。跟學生們相處實在樂趣無窮,即使和那些「個別生」唇槍舌劍、大動肝火之後,我仍然會偷偷地笑,只要他們有一絲悔恨之意。畢業後來探望我的,還是那些淘氣的居多,這就是所謂的「不打不成交」吧。

時間久了,發現自己的愛心原來是個「有限公司」。說是「有教無類」,還是有個人的眼光和情緒,特別是過度疲乏之後,工作常常得過且過了。我很怕變成「老油條」,不時自我提醒。

人真是軟弱。

來到教育學院,面對這些「準教師」,自然會分享我以往的感受,對他們格外體諒,教學上亦盡心盡力,努力提供各種幫助、輔導。每一批畢業生都會留下紀念品:相片、賀卡、書信、通訊錄……很欣慰。當教師的真是容易滿足,只要學生和教師都感受到那份感情的美好,加上一點學業的長進。我由衷地希望他們每一個都能勝任工作,心情愉快。

但事實並不如此,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我驚呆了──一位剛剛畢業的中學女教師自殺了,她在教院是位挺出色的學生啊!我教過她,她還說:「老師,咱倆真有緣呀。」遺書中有這樣一句話:「不要問我為什麼」。它震動了我的心。

許多學生耽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,拚命增值,希望以優異的成績、掌握多種技能去競爭,忽視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心靈健康、成熟!

過去,我對學生說:如果你不愛孩子,就不要選擇教師這個行業;現在,我這樣對學生說:如果你沒有健康的身、心、靈,你就不可能是位成功的教師。

愛,是基礎。愛學生,愛同事,愛家長,愛身邊的一切。可我們是普通的人,我們的精力有限、能力有限、認識有限、智慧有限……我們太渺小了,必須靠著那愛的源頭、力量的源頭,從創始成終的造物主那裡去支取!

真理在手,目標才清晰。如此,才能譜寫出平凡而璀璨的愛的教育詩篇。